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频率、产业应用迭代显著加速,对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催生AI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总计达到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4%,并上调全年资本开支指引;国内互联网厂商对算力的投资也在节节攀升。
与此同时,投资带来的收益也开始显现,AI驱动上述企业营收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要求AI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引入新技术提升效能,都对测试工具提出更高要求。
EXFO市场部总监Christophe Coutelle,EXFO大中华区总经理曹峥在CIOE 2025期间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EXFO始终坚持“从实验室到工厂,从工厂到现场”的理念,打造端到端可靠测试方案,助力AI数据中心加速部署。
图:EXFO展位
全生命周期能力,助力数据中心高效建设
如前所述,在AI“军备竞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飞速发展,AI数据中心对光连接速率和密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且可能更广泛地采用硅光技术和新型光纤,给AI数据中心的网络测试带来诸多挑战。对此,Christophe Coutelle总结了四大挑战。
数据中心内部将应用更多硅光,以光信号替代电信号降低能耗、提升性能,对光测试的适配性提出要求;数据中心内部及之间的互联网络速率从400G向800G、1.6T迭代,需匹配高速率的测试能力;数据中心快速扩能需高效测试工具避免拖慢建设进度;空心光纤等新技术的出现,需针对性的测试方案,如评估空心光纤的衰减、光谱吸收等特性。
面对上述四大挑战,Christophe Coutelle表示,EXFO的解决方案覆盖从早期技术研发,到制造,再到现场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确保各环节测试标准的一致性,助力客户缩短从研发到落地的验证周期。
针对硅光,EXFO的新一代PIC测试方案是市面上唯一的多芯片(Multi-die)全自动测试系统,可自动定位晶圆和多芯片上的激光器件,测试精度高、速度快,且无需人工干预,也能助力产品良率提升。目前PIC 测试系统被大型 GPU 厂商采用。
图:EXFO PIC全自动测试系统
图:EXFO OPAL-MD 多裸片测试探针台
高速率测试方案方面,EXFO的1.6T误码仪BA-1600 集成符合IEEE规范的Block Error Ratio Mask 功能,以及EXFO独有的算法,可以提前辨识光模块接收器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显著缩短验证周期。目前已被头部光模块、交换机厂家采用,是市面上独特的成熟方案。
图:EXFO BA-1600 1.6T测试方案
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方面,EXFO的PXM/LXM Pro双工和多纤芯OLTS,能够在1秒内可完成 12 根光纤的差损、回损、极性测试,较市面同类工具效率提升5倍,目前是头部大型互联网公司部署 AI 数据中心的标准工具。
图:EXFO PXM/LXM Pro双工和多纤芯OLTS
空芯光纤方面,EXFO在光博会现场展示了实测6公里空芯光纤衰减低于 0.1dB/km,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可测试空芯光纤的OTDR方案。另外,CTP-10扫描系统,能够精准评估空芯光纤光谱损耗,满足研发与品质评估需求。
图:EXFO空芯光纤测试OTDR
在中国为中国,从技术到标准全方位赋能
在CIOE 2025现场可以看到,无论是高速光模块,还是空芯光纤,中国厂商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光模块领域,全球TOP10榜单,中国厂商常年占多席位;空芯光纤领域,多家厂商已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在曹峥看来,AI驱动一切,当前所有的投资热点都在AI,中国是AI的核心市场之一。“不只是AI应用,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大量AI系统、设备、器件的供应商。中国市场对EXFO而言至关重要,会持续加大投入。”
一方面,与模块、光纤、交换机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从研发到中试再到生产全程配合,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助力客户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另一方面,与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紧密合作,适配数据中心网络研发、铺设、运维的测试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EXFO积极参与CCSA等中国标准化组织的讨论,使得EXFO的方案能够从最一开始就被标准组织所接受,更好服务客户。“充分体现了EXFO‘从实验室到工厂,从工厂到现场’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曹峥强调。
聚焦客户实际,以务实之姿实现技术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本土测试解决方案厂商初露锋芒。曹峥表示:“EXFO非常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他们有很多很有特点的方案,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EXFO的优势在于几十余年的技术沉淀,能够基于专用算法、大量测试数据库、深度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市面上唯一一个可测试空芯光纤的OTDR方案是由EXFO打造的。曹峥介绍,空芯光纤测试的核心难点在于,其内部是空气或是其他气体,反射信号弱,难以采集;另外,介质特性于传统石英光纤不同,信号分析难度大。
Christophe Coutelle表示,依托全球领先的光纤测试技术储备,EXFO打造的iOLM(光眼)方案,通过发送不同功率、频率、脉冲的信号,高精度自动分析所采集的数据,精准映射空芯光纤链路状态。“这是EXFO独有的专利技术。”
能力的沉淀,为AI赋能测试提供了优质的数据基础。Christophe Coutelle表示,基于客户在云端共享的海量测试数据,通过AI分析定义网络性能测试阈值,提升测试准确性。EXFO也在积极应用AI工具辅助开发,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同时将AI能力集成到产品中,MPO端面检测仪正是嵌入了AI视觉,实现1秒自动对中,提升测试速度。
Christophe Coutelle强调,EXFO的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能够预判技术痛点,提前布局解决方案。但也避免“喊口号式”技术宣传,聚焦客户实际需求,注重方案的可落地性。例如,目前的1.6T、PIC等测试方案已经匹配头部客户需求,而非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图:右一EXFO 曹峥,右二EXFO Christophe Coutelle ,左一C114 李颖颖,左二C114 汤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