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通栏广告

从井冈山到南粤大地:广财学子携红色金融经验为 “百千万工程” 注入青春动能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号召, 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 11 名学子在经济学院佛山校区学生党支部书记张李敏老师与辅导员陈晓珊老师的带领下,深度参与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的 “井冈情・中国梦” 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季(第六期)专项活动。结合广东省对于“金融支持重点老区苏区乡村振兴”“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部署,团队以《井冈山时期红色金融与货币政策的研学转化路径研究 —— 基于多元创新与文旅融合的实践探索》为课题,在井冈山挖掘红色金融智慧,创新研学模式,更着力探索其与南粤大地的联结路径,探索 “红色金融 + 文旅” 模式落地广东的创新路径,用青春力量服务基层发展。

图为实践团在八角楼调研红色革命历史

红脉溯源:粤赣金融智慧的跨时空对话

井冈山作为中国红色金融发源地,其 “就地取材办金融”与“依靠群众稳经济” 的实践经验,与广东红色金融史有着深刻的精神共鸣。实践团系统梳理井冈山时期货币发行、经济政策脉络,通过查阅《毛泽东选集》《东江纵队史料》等文献,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观呈现红色金融研究成果。实践期间,团队实地走访井冈山市红币制造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吉安市东固平民银行旧址,深入了解红军银行的运行机制、货币的政治经济功能,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在物资匮乏环境下的经济智慧,领略“因地制宜、扎根群众” 的红色金融共通基因。

图为实践团在井冈山大井实地学习红色金融知识

调研赋能:锚定“红色金融 + 文旅” 方案

如何让井冈山经验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实践团将井冈山红色金融实践与广东 “百千万工程” 实际深度结合,积极探寻“红色金融资源融合文旅产业”的新路径。团队实地走访红军村、坝上村等文旅发展典型村落,与当地老乡、景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井冈山时期红色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发展状况,精准捕捉当前红色村落普遍面临宣传力度不足、吸引力度不够大、创新力不足等普遍困境。基于以上痛点,团队紧扣广东 “百千万工程” 中 “一村一品” 文旅发展要求,汲取广东智慧,创新性设计红军造币厂、革命博物馆、东固平民银行等地点的研学路线,制作《井冈山红色金融典型案例手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图为实践团在坝上村走访调研文旅发展情况

创新转化:用青春创意激活红色资源

基于扎实的调研成果,团队创新性推出以“工宝仔”IP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并打造AIGC数字人情境,将这些成果融入大型宣传视频的制作,通过多平台传播矩阵扩大影响力,有效提升公众对红色金融文化的关注度,为井冈山文旅产业注入新动力。实践期间,团队还结合八角楼、黄洋界等景点现场学习“实事求是闯新路”、“依靠群众求胜利”等精神内涵,持续优化研学设计,让红色教育更具感染力。

图为实践团在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拍摄主题宣传片

成果落地:让井冈山星火照亮广东振兴路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围绕课题深入探索、扎实行动,形成了多层次实践成果。一是构建以红军造币厂、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为核心的示范性研学体系,设计可推广的课程与路线;二是完成学术调研报告和论文,系统梳理货币发行与物资调配的内在逻辑,探索金融文旅;三是推出“工宝仔”IP及系列文创产品,制作宣传视频与推文,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团队开展“祭奠井冈英烈”仪式,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从井冈山带回的不仅是史料,更是‘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精神。” 指导老师张李敏表示,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 “红色金融 + 文旅” 融合研究,为广东省“金融支持老区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基层样本。

图为指导老师张李敏指导团队开展实践研究

从井冈山到南粤大地,广东财经大学“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以红色金融为纽带,通过金融史料挖掘、论文转化研究、红色文旅融合,探索一条红色金融资源转化的创新路径。这不仅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更是对 “百千万工程” 的青春担当。“我们要让井冈山的星火,照亮广东乡村振兴的路。”实践团成员在研学中淬炼专业能力,深化对“红色金融 + 文旅”的理解,点燃奋进新征程的青春激情。未来,团队将持续扎根基层,用专业能力讲好广东红色金融故事,为广东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通讯员:廖云涛、梁爱诗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彩红脉文旅实践团

作者: admin2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20537844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19530292@qq.com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qq.com,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